联系我们

林州市港穗职业培训学校【官网】
刘老师:13526195908
电话:13849262683
地址:林州市太行路与向阳街交叉口往北10米路西
资讯动态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资讯动态

春风化雨 润物无声-记林州市港穗美容美发学校教师刘晓玲

日期:2016-05-31 浏览:6183次

在“人工天河”红旗渠畔的民办职业培训界有一个响亮的名字,她就是国家职业资格美发技师、国家职业技能鉴定考评员、安阳市职业院校教师、安阳市技术能手——刘晓玲同志。她,今年38岁,中等身材,衣着整洁,和颜悦色;她,乌黑的头发常常留着一个“奔”式短发,显得更加精神;她,给人的印象是朝气蓬勃、干脆利落、至诚纯朴。

高中毕业后的刘晓玲,踏上美发美容工作岗位,已整整十八年了。当初,有人劝她“你这样一个高材生却当理发员,每天不就是给别人洗头剪发吗?有什么好干的?趁早改行吧!”可她偏偏爱上了这一行,在美发美容岗位上深深地扎下了根,对美发美容事业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和执着的追求。她默默无闻,任劳任怨,硬是在平凡的岗位上画下了不平凡的人生轨迹。

刘晓玲不但在技艺上不断创新、超越自我,在教学培训学员方面更是高人一筹、名扬林州。1998年,她和志同道合的丈夫王军昌齐心协力创办了港穗美容美发学校,正式开始了美容美发教学研究工作,使才华闪烁的她得以更好的展示。她不断学习新知识,追求新技术,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和教学水平。她常说: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尤其是干这一行,发展太快,更需要不停的学习。她白天在学校工作,晚上在家悉心钻研,经过无数日日夜夜的呕心沥血,创作出了一款款绚丽多彩、古雅秀丽、精致可人并与时代节奏相适应,充分体现女性魅力的晚装发型。除了林州的学员外,许多周边省市的学员也慕名前来拜师学艺,获益匪浅。刘晓玲在十余年的教学过程中凭着自己精巧的教学结构、灵活的教学方法、创新的教学思路,为社会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美发精英,部分学员已成为当地美发界的先锋。

她忠诚民办职业培训事业,对工作兢兢业业、任劳任怨。有一次,一个聋哑的男孩求学于港穗学校,刘晓玲得知这一情况后,她深表同情,并主动请求学校为他减免了一半的学费和住宿费的特殊照顾,主动请求由他负责全程培训。刚开始,由于语言障碍,很难沟通,她真是看在眼里、急在心上,对方也显出十分尴尬的样子。三天、五天、一个星期过去,她和他终于融洽了,比比划划,有“说”有“笑”,正式开始了美发学习。原来,为了和他沟通刘晓玲专程到林州市聋哑学校请教了一些日常哑语手势,她千方百计,采取言传身教、潜移默化、反复训练的方法,使他的理发技术一天一天的提高了。功夫不负有心人。三个月后,他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了,临走时他发自内心地向刘晓玲老师开心地笑了,并竖起了大拇指(哑语:你很棒),然后又勾了两下(哑语:谢谢),刘晓玲也会心的笑了,望着他远去的背影,她长长地松了一口气。

像这样的聋哑学员,她共教过八 九个。

刘晓玲在日记本上写着这样一条座右铭:“世上没有不能教育的学生,只有不善教育的老师。”

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刘晓玲全心全意为学校负责,时时处处为学员着想,热情地为学员排忧解难。学员之间有什么小小“摩擦”,她风和细雨地劝说,学员在生活上有什么不便之处,她无微不至,详细了解,一一排除。一天深夜,忙碌了一天的刘晓玲已经休息了,突然接到一个女学员的电话说肚子痛的厉害,她马上起床,打了出租车到学校寝室,将她送到医院就诊,一直守护到天亮。这位学员病愈后,感慨地说:“你不是我的亲人,却胜似我的亲人啊!”

学校组织编写教材,她承担了二分之一的工作量。

春华秋实。十八年的倾情投入,十八年的辛勤耕耘,刘晓玲培训的学员数以千计,其中包括200余名下岗、失业人员、特困户和残疾人。帮助他们走上了自强、自息、自立之路,她以自己正直做人、真诚待人、精心育人的人格魅力赢得了学生的敬仰、家长的尊重、社会的好评。刘晓玲于

二零零三年元月被林州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评为“二零零二年度职业技能培训先进工作者”

二零零四年元月被林州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评为“二零零三年度社会力量办学先进工作者”

二零零六年三月被林州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评为“二零零五度职业技能培训先进工作者”

二零零三年三月被安阳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评为“二零零二年度社会力量办学先进工作者”

二零零一年七月在安阳市美容美发发型化妆技术比赛中荣获“新娘妆金奖”,“晚宴妆银奖”

二零零九年四月被安阳市被劳动和社会保障局授予“安阳市技术能手”荣誉称号

二零一二年九月被安阳市被劳动和社会保障局授予“二零一二年度安阳市职业院校教师”荣誉称号

这就是刘晓玲,她有一颗爱的心、善的心、美的心。这就是刘晓玲,一个平凡而又不平凡的民办职业教师。

为了民办职业培训事业的明天,她质朴无华,坚定而又执着地走着自己的路……